家居
电器
烟酒
食品
国外
服饰
医疗
交通
国内
其它
官网
生活资讯娱乐休闲行业部门文体教育网络科技投资理财建筑材料综合网站

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

首页:chinese.sysu.edu.cn语言文学系网站介绍

Tel:(8620)84113112

80多年来,中文系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在不同领域表现卓越,为中文系和中山大学赢得了较高赞誉。“领百粤风骚开一园桃李,揽九天星斗写千古文章”,这副镌刻在中文堂大堂正中的对联,是中文系历史的凝聚和品格的写照。

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21人。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该系的黄天骥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吴承学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们是中文系教师的杰出代表。中文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中文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现有9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语言文学系▲又是广东省汉语言文学学科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四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古典文献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古代戏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深厚,学术梯队整齐,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及文体学的重要基地。中国戏曲史是本学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起、董每戡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奠基,迄今已成为全国戏曲研究的中心。以该学科为主体完成的《全元戏曲》(十二卷),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1年获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学一等奖。该学科还出版了一批研究古代戏曲、小说、诗文作品与理论的专著,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如《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中国文学二等奖。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组建的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由传统戏曲、口传文艺与民俗、非物质遗产保护对策三个研究方向组成,是一个新型的学术平台。它催生了新的学术增长点,找到了一条基础学科为社会服务的路径,并进一步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空间。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文字及相关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古汉语词汇、语言文学系▲,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三是现代汉语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该学科出版的《金文编》、《长沙楚帛书文字编》、《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等著作,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等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该学科致力于打通现当代文学的时限、海内外文学的地限,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具有创新意义。该学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1903——前夜的涌动》等著作,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文艺学学科包括文艺理论与批评、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批富有特色的成果。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在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比较研究,尤其关注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献和岭南文献。该学科在元明清戏曲、小说、诗文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民俗学学科继承了中山大学民俗学的优良传统而又进行了创新,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该学科整理出版的《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让海内外学界得以重新全面审视中国民俗学最早生成时的勃勃生机。

中文系已经建立起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主要做法是:一、固本培元,重视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涵育。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建设,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认知;二是加强必修课《古代汉语》、《古代典籍导读》课程建设,开设《先秦诸子研究》等系列选修课,增强学生研读古代典籍的能力;三是开展百篇古文阅读和背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打好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四是开设《古典诗词创作》、、《京剧艺术》等课程,积极支持岭南诗词研习社和岭南剧社开展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二、传承创新,从科研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措施有:一是要求大二学生写作百篇读书报告,并实施读书报告会制度;二是完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制度,抓好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三是实行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措施,让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四是办好名师讲坛,语言文学系▲;使学生开拓学术视野。三、修身重道,把学术的提升和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主要措施是实行全程导师制,本科生从大一到大四都有导师指导。导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作,还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四、博习笃行,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措施有:实行“强化写作训练”制度,要求大一学生写作百篇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重视教学实习,安排学生在大三时用两个月时间到新闻出版、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中文系的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加强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专业人才》分别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四、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4年12月,中文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3月,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和高教司批准,中文系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6月,经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和教育厅批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4年,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国语言文学系官网,教育,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系之一。1928年1月,文史科成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研究学术、发展文化为宗旨,内设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四学会。1935年春,文史研究所(原语言历史研究所)改组为文科研究所,设中国文学部和历史学部,同年9月招收研究生。__战争时期,中文系师生迁至云南瀓江和广东坪石、梅县等地,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办学。1946年,语言学系成立。中文系与语言历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语言学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1954年,语言学系合并到北京大学,该系部分教师转入中文系。1958年,中文系增设新闻专业,次年,该专业并入暨南大学。1981年,中文系设立汉语培训中心,1992年,该中心并入外国语学院。中文系自建系以来,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官方网站
语言文字网
文学网
网络文学联盟
诗词文学论坛
智高
矿山机械网
五台山
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日立
康维他
物业管理协会
互联网协会
美术学习网
网络
尤妮佳
三洋电机
英吉利那
糖酒网
鲜花礼品网
纽康特
布朗博士
海邦进出口东莞有限公司
默克雪兰诺
K.O机械
Copyright © 2013-2018 人气网址收录 All Rights Reserved